025-86883033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开放计算标准工作委员会(OCTC)于日前正式启动“面向应用场景的服务器算力算效评估基准”内部测试验证。该基准工具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牵头,业界芯片厂商、系统厂商及数据中心用户等联合参与编制开发,精准模拟大数据、数据库、虚拟化、AI四大应用场景下真实应用负载,能够评估x86、ARM等不同算力平台的性能和能效,配备完善测试软件栈、事务处理模型。
服务器算力算效评估基准为业界树立了一种全新的算力算效评估标准,与以往仅关注算力理论性能峰值的评测不同,提供更适用真实应用场景的算力选型规范,从应用出发,综合评估实际应用性能和能效,让多元算力更好的适配多样应用。此外,用户也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和能效评测结果,合理规划数据中心各应用的服务器选型和数量配比,优化服务器性能能耗调优,提升整体算力算效。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高速发展,服务器需处理的计算任务日趋复杂,传统性能评价方法主要是基于CPU性能的评测,考察服务器的整数型和浮点型运算能力,通常仅关注CPU和RAM之间的交互,其评测指标重点面向硬件指令运行速度、原始计算能力、延迟等方面理论峰值性能,且评测场景更倾向于无持久化数据的业务,不涉及上层业务逻辑,评测结果难以全面反映算力系统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性能水平。同时,在能源成本与环境压力下,能效优化成为行业刚需,用户选型也亟需更精准的能效评估标准。
算力系统评估,不仅仅要看理论峰值,更要考察实际应用性能和能效。此次发布的服务器算力算效评估基准工具,是一套面向应用,兼顾服务器的算力性能和能耗的综合评价体系。针对服务器典型应用,基准评估工具涵盖数据库、大数据、虚拟化、AI等四大场景,设计了丰富的业务应用,能够综合评测包括Hadoop Terasort、Hadoop DFSIO Write、Hadoop DFSIO Read,AI Resnet50、AI Bert-Large,数据库TPCC,虚拟化CPU基础性能、虚拟化应用八大负载下的性能和能耗情况。性能评测方面,基准针对八类真实业务场景制定负载压测方案,实测服务器最大算力输出,以每秒处理的事务数为性能指标;同时能耗评测方面,基准测试工具会给出不同负载100%运行时的能耗碳排指标,并基于不同场景下的性能和能耗值,综合计算单场景和全场景下的算力算效情况。互联网、通信、金融等各行业用户可根据该评估基准工具,直观考量不同算力系统在大数据排序及读写、数据库OLTP、AI推理、虚拟化计算等场景的性能和各个负载的能耗碳排水平,按照需求选择最优算效的算力产品,并对性能和功耗进行优化,实现性能和能效的最佳平衡;同时业界可以基于这一全新的科学、公正的算力算效横评评测体系,从应用出发,系统评估和优化不同服务器架构、性能、能效、供电、以及散热制冷等方面的能力,让多元算力适配多样应用,推动整个计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服务器算力算效评估基准工具评测结果示例
面对复杂的应用场景评测,考虑到多种计算架构平台的评测需求,软件环境搭建繁冗,算力算效评测基准集成了多架构软件工具包。作为业界首个兼容x86/ARM及国内OS的跨平台评测体系,评测工具已经适配国内外x86/ARM等多种平台,可运行在Anolis OS、KylinOS、UOS、CentOS、Rocky、RHEL等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基准工具亦提供了详细的环境部署指导文档供用户参考。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开放计算标准工作委员会长期致力于推动计算技术的标准化与产业化,成员涵盖国内主流服务器厂商、科研机构及行业用户。目前,算力算效评测基准已面向OCTC成员单位开放测试工具试用申请,参与单位可通过邮件(标题注明【算力算效工具试用】)发送申请至octc@cesa.cn获取试用套件,并可通过邮件或微信群反馈建议。此次测试将重点验证工具的场景覆盖度、数据准确性及易用性,为后续版本迭代提供依据。未来,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开放计算标准工作委员会将联合生态伙伴持续推进标准优化,并于2025年下半年发布正式版算力算效评估规范,助力我国算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